辦公樓后的閑置地塊,曾是雜草叢生的角落,如今卻成了職工們津津樂道的“小菜園”。從一片荒地到瓜果飄香,這片土地的蛻變,藏著大家共同治理的汗水,也結(jié)出了滿載喜悅的收獲。
合力治理,讓閑置地煥新顏
年初,第三養(yǎng)護工區(qū)提議利用這塊閑置地開辟職工小菜園,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(yīng)。說干就干,下班后的閑暇時光,職工們自帶工具,分工協(xié)作:有的揮舞鋤頭清理雜草,有的搬運肥料改良土壤,有的丈量地塊劃分區(qū)域。汗水浸濕了工裝,手上磨出了薄繭,卻沒人喊累——看著原本雜亂的土地一點點變得平整松軟,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勁。
為了讓菜園更規(guī)范,大家還一起制定了“認領(lǐng)制”:每個班組認領(lǐng)一小塊菜地,負責日常打理;同時約定輪流澆水、共享農(nóng)具,既保證了責任到人,又透著互助的暖意。從翻土、起壟到搭建簡易支架,小菜園在眾人的雙手下,漸漸有了模樣。
精心培育,盼來了豐收景
春播時節(jié),小菜園熱鬧起來。大家?guī)е约业牟朔N、菜苗,在認領(lǐng)的地塊里播下希望:青菜、辣椒、茄子、豆角……種子入土后,澆水、施肥、除草成了職工們下班后的“必修課”。誰的辣椒該打杈了,誰的豆角該搭架了,大家總會互相提醒、搭把手。遇到蟲害,有人找來環(huán)保的驅(qū)蟲方法;碰上干旱,大家會錯開時間接力澆水。

夏日的陽光炙烤著大地,小菜園卻生機勃勃:綠油油的青菜連成一片,紫瑩瑩的茄子掛滿枝頭,紅彤彤的辣椒像小燈籠般點綴其間,豆角藤蔓順著竹竿爬得老高。每一抹亮色,都是職工們用心呵護的成果。
共享收獲,甜在舌尖暖在心
初夏的晌午,小菜園迎來了第一次集中收獲。大家提著籃子走進菜園,摘一把鮮嫩的青菜,摘一串飽滿的豆角,拔幾顆圓潤的蘿卜。很快,食堂的餐桌上就多了幾道“園子里的菜”——清炒青菜帶著泥土的清香,涼拌茄子透著自然的甘甜,簡單的烹飪卻格外下飯。
“這菜比買的鮮多了!”“自己種的就是不一樣!”飯桌上的贊嘆聲此起彼伏。大家分享著勞動的果實,也分享著培育過程中的趣事:誰的茄子結(jié)了“雙胞胎”,誰的豆角長得“比胳膊還長”。笑聲里,不僅有收獲的甜蜜,更有協(xié)作的默契與集體的溫暖。

職工小菜園的耕耘與收獲,收獲的不只是新鮮的蔬果,更是一份耕耘的踏實、協(xié)作的快樂和團隊的凝聚力。這片小小的土地,成了連接職工情感的紐帶,也讓忙碌的工作之余,多了一份親近自然的愜意與幸福。